郑今欢
教授
中国纺织出版社第八届编委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纺织纤维的结构与染整性能、功能性染整加工原理及技术等。
E-mail:jinhuanzheng@163.com
郑今欢,女, 1968 年 5 月出生,教授,硕导。1994年3月浙江丝绸工学院纺织化学与染整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一直从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学科、轻化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以及科研工作。2006年2月~2006年8月赴澳大利亚狄肯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中国纺织出版社第八届编委。
教学方面:主讲纤维化学及物理、染整专业英语、新型纺织纤维及其染整性能等课程;承担多项课程建设工作;参与省新世纪教改项目研究工作等。参编教材6部。
科研方面: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项,横向项目7项;作为主要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科技厅重大攻关项目等 20余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纺织品的拔染印花工艺技术、多功能性涂层织物以及特种涂层织物的开发研究、PTT纤维结构与染整性能关系研究、PTT复合纤维面料的染整技术研究、新型多组分纤维混纺制品的染色新技术研究、低浴比浸淋式毛纱染色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棉织物新型印染技术研究、VE真丝营养面料开发、气流染色技术及新产品开发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 其中SCI收录8篇;已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
科研成果奖:2006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7年国家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07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各1项;2008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和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各1项,200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1项;2010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10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1年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其它省部级奖励多项。
主持过的主要科研项目及应用情况:
1、PTT纤维结构与染整性能关系研究,编号Y404387,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5.01--2006.12,已结题。在该基金项目研究的基础上,项目组成功申请了2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新型多组分纤维毛针织纱线的染色新技术研究”(2005C11028-03)和“新型多组分纤维高档休闲面料的“染整设计”与生产技术研究”(2005C11028-02),均已经顺利实现产业化生产并通过验收。
2、新型多组分纤维毛针织纱线的染色新技术研究,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5C11028-03(省),2005年9月--2007年8月,已经顺利实现产业化生产并通过验收。
3、特种印染新技术开发、新颖印染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等7项企业委托项目,已完成并在委托企业获产业化应用。
4、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业项目子项目4:低浴比浸淋式毛纱染色节能减排技术及装备(2008C01069-4),2008年8月--2011年01月,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验收结题。
5、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业项目:气流雾化染色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制(2011C11103),2010年01月--2012年12月。针对当前气流雾化染色工艺和装备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例如染色产品适应性不强,雾化喷嘴易堵塞,气流缸、风机结构不尽合理,缺乏内置的工艺参数智能设置等问题,自2009年开始,项目组与浙江怡创印染有限公司、浙江卓信机械有限公司和绍兴县舒美针织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围绕气流机雾化喷射系统、特种风机的密封系统、在线控制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研制开发出双管和四管气流雾化染色机,形成了自制设备组成的生产线;通过研究各种生物酶在气流染色机的气雾条件下对棉针织物的精练效果、气雾对双氧水漂白作用的影响,优化工艺使气雾能量、漂白助剂、生物酶起到多效联合增效作用,研究开发了适用于含棉针织物的高效气雾前处理技术;通过对不同织物气流雾化染色关键工艺参数的系统研究,开发了适合棉、人棉氨纶、涤粘氨纶、腈毛涤氨等各类织物的气流雾化染色新技术,节能、节水、节染化料效果明显。项目成果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2项,获软件产品登记1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篇。 已结题验收。